现在许多全地形公路车为了提高用户的舒适性,除了利用材料自身的形变特性外,有些品牌会还加入机械减震结构。好吧,说白了就是那几个美国品牌喜欢搞减震结构,那么这些减震结构该如何分类呢?小编个人认为,主要分为减震系统和悬挂系统两类。
减震系统
例如Specialized的Future Shock、TREK的ISOSPEED这类主要为了减少震动传递到车手身上的技术,小编将其称为减震技术。
这套猎奇的RST Stem Shock可以说是用于其他车型的“魔改Future Shock”,工作原理与Future Shock相同。
说到“路子野”,首先想到的当然是Cannondale,毕竟他们曾经造出过SLATE这样的“左撇子公路车”。在碳版Topstone全地形公路车上,Cannondale在后上叉与立管连接点处加入了一组转点,通过后叉的材料形变来提供15mm的悬挂行程,来改善后轮的贴地性。是不是非常熟悉?毕竟后叉弹性形变减震技术是Cannondale的看家本领啊!
后续,Cannondale还推出了搭载全新第二代Oliver左撇子前叉的“全避震版Topstone”,看来Cannondale还是对Slate非常执着啊。第二代Oliver左撇子在Ocho的基础上,专门为全地形公路车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全段阻尼调节和高踩踏效率的气压弹簧。它使用了Ocho的Delta Cage滚针轴承系统,与传统的前叉结构相比,该系统极大地减少了摩擦。前叉的行程只有30mm,但可以通过更改活塞的锁环位置将其扩展至40mm。
这里插入个题外话,虽然意大利人的公路车看似传统,但Wilier Cento10 NDR和Pinarello K8S、K10S都使用了种带转点和阻尼的后叉形变减震技术。让车手们在鹅卵石路面上仍能保持踩踏输出。
NINER的路子则更加激进,你们不是要悬挂么?他们直接把旗下软尾的CVA悬挂搬到了这辆MCR全地形公路车上,再配上一支FOX AX前叉,拥有前40mm、后50mm的避震行程,完全不考虑重量……不过一辆全避震的全地形公路车,用途让人感到非常迷……
如果您对减震系统和悬挂系统有什么自己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