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标准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不仅在排放物限制上参考了欧六c标准,还参考了北美EPA Tier3标准的OBD和蒸发排放等要求,加装了颗粒捕捉器,因此国六车型只能用低灰分机油,来延长颗粒捕捉器的寿命。
“国六”机油是“低灰分”油
1、“国六专属机油”其实真正的身份是“低灰分/超低灰分机油”。用俗气的话来说就是:经历高温后残留的固体粉末渣渣很少很少。
2、国五与国六车型主要技术升级是在后处理系统方面,汽油车除了三元催化器,还增设了GPF(汽油机颗粒物捕捉器)。而柴油车则在SCR基础上增设了ASC、DPF、DOC三大装置,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大幅增加,车主后期需要对DPF定期再生以及维护。
PM颗粒物通过拦截、碰撞、扩散、重力沉降等方式被捕集在载体的壁面内以及壁面上,从而实现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当颗粒物积存到一定程度后,燃烧器会自动点火燃烧,将吸附在上面的炭烟微粒烧掉,变成二氧化碳排出。
但机油燃烧生成的灰分会堵塞尾气排放系统,影响尾气过滤效率,造成尾气背压升高,出现动力下降,油耗升高等现象,且机油燃烧生成的灰分造成的GPF或DPF堵塞不可以通过再生过程恢复,一旦堵死,只能更换零部件。
耐润润滑油—铁罐挑战者汽机油
日/韩“国六”偏好API的“SP”
欧美品牌认准ACEA“C级”
我们知道目前市面上家用车主要可以分为: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国产自主、和其他(比如英国车等)
日本/韩国(除“双龙”品牌之外)在选购机油的时候通常主要参考美国石油协会API的标准。国六以前,以往的老车选择此类机油时,基本常见的级别是SL、SM、SN级别。这些全都是“国五时代机油”。
而如今SP级别的机油,就可以理解为是“日韩系(双龙除外)车的国六机油”。SN-PLUS级别当初作为应对低速早燃的一个过渡产物,在灰分方面较传统SN级别有改善,而SP级别作为全面升级,相较SN-PLUS级别又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如今SN-PLUS级别已经不多见。
大多数欧洲车型在选购机油的时候通常主要参考欧盟机油ACEA标准。国六以前,以往的老车选择此类机油时,基本常见的级别是A3/B4(高粘度)、A5/B5(低粘度)级别。
而如今“C系列”机油,就可以理解为是“欧洲车的国六机油”。目前市场上主要有:C1/C2(低粘度)、C3(高粘度)、C5(中粘度)几种,C4级别基本没有相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