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我们推出了“五年成就巡礼”系列栏目,见证产业发展的深刻变革和丰硕成果。
今天的“五年成就巡礼”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您一同见证北京“智行”加速度。
走出家门,打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去上班;公园里,垃圾可以由无人清扫车进行清理;网购下单,商品搭乘无人配送车准时送达……这是北京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的一个缩影。
2018年12月20日,一则关于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通知对外发布。这则通知是《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该方案指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领先城市。
3年来,一张智能网联汽车之网在北京织就。一个又一个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走入人们的生活、一项又一项关于自动驾驶的创新政策落地、一家又一家汽车企业发力自动驾驶业务,北京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高地。
聪明车 智慧路 打造智能网联社会
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具有产业综合性强、技术复杂度高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验证和推广应用搭建开放平台,2020年9月,北京市决定采用基于网联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在经开区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目前,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经完成1.0阶段(试验环境搭建)、2.0阶段(小规模部署)建设,在60平方公里范围内部署路侧端感知计算基础设施,有效增强了车辆运行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位于海淀区的百度大厦内,5G云代驾安全员紧盯着眼前的多块屏幕。屏幕上,是自动驾驶车辆行驶在路面上实时回传的画面,而这些车辆此刻正奔跑在北京经开区的马路上。今年,一批“主驾无人” 车队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投用。乘客手机APP上下单、叫车,两三分钟后,一辆方向盘后无人的“聪明的车”就停在眼前。
“聪明的车”还需要“智慧的路”相配合。开车上路一路绿灯,是驾车一族梦寐以求的出行体验。随着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设,市民已经可以在经开区主城区西环路、荣华路、荣京街、永昌路、同济路、宏达路等13条干线道路,享受到“一路绿灯”的体验。在这里,路边布置的智慧综合箱和改造后的多功能综合杆随处可见。据了解,332个数字化智能路口已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这种“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的智能网联标准化路口建设方案为国内首创。
“软硬”兼施 先行先试加速应用落地
为激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创新主体的发展动能,北京一方面加快建设智能化物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创新型管理政策体系,既为企业提供“硬”的测试应用设施环境,也同时探索“软”的政策配套监管环境,“软硬兼施”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2021年,依托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市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并发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鼓励经过充分验证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政策先行区率先开展试运行及商业运营服务,覆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智能网联公交车、自动驾驶物流车、自主代客泊车等规模化试运行和商业运营服务,企业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可提供收费服务。
每天清晨,无人配送车会自动“醒来”,按时按点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铁口、园区口等地方卖早餐。中午、下午,它会自动行驶到合作商户取回汉堡、盒饭、下午茶等,到写字楼下售卖。在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生活工作的不少居民、员工,都有从无人配送车上购买餐食、拿取快递的体验。在公开道路上,不时能看到无人配送车在车流中穿梭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无人配送车,全都是“持证上岗”。2021年5月25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首批无人配送车头部企业颁发了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首次给予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京东、美团、新石器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的3家企业。
“无人配送车未来在城市要想大规模应用,除了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突破外,路权也是一大重要影响因素。”一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
率先开展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首次在京突破自动驾驶车辆早晚高峰测试限制、给予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率先发布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政策……在一系列政策先行先试下,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初步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化测试,建成数据统一底座的云控基础平台、专用通信网络和高精度动态地图平台,并初步建立了网联云控对外服务能力,实现车路数据融合,降低建设成本。
“作为国内自动驾驶产业发展速度最快、配套最完善的城市,北京是百度发展自动驾驶的大本营。”国内自动驾驶头部企业、百度集团副总裁张东晨感叹。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北京市在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数、安全行驶总里程、开放测试道路长度、场景丰富度等方面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已为19家自动驾驶企业271辆车辆发放了道路测试牌照,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1100万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427公里。
营造产业生态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打造世界一流智慧城市体系的重要内容。
今年5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成功在京封顶,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新型产业生态创新体系提供基础模块和共性平台。
为拓展国家中心数据来源和应用场景,北京建设了国家智能网联交互应用与综合服务平台,支撑工信部等部委开展车辆安全监管和智能交通融合等创新应用的示范验证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止今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交流平台,凝聚行业共识、引领发展趋势、推动开放合作。
除了上述平台,北京还着力强化资金、标准等要素保障。今年以来,北京市充分发挥高精尖资金作用,制定稳运行促发展系列帮扶政策,面向京津冀聚焦高端、智能零部件开展强链补链行动,培育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以整车企业的“腾笼换鸟”带动京津冀范围内零部件厂商的转型升级,实现京津冀范围内产业链的“整零协同联动”。依托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和政策先行区的探索和实践,北京设立了智能网联标准工作小组,在车路协同、高度自动驾驶、数据安全、测试示范、数字化路口、路侧设施、自主代客泊车等方面编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在行业专家指导和头部企业支持下,目前已完成十余项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标准建设。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在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初步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总部与创新中心赋能、上中下游产品种类齐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未来还将围绕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推动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持续构建核心供应链协同、创新平台支撑、产业政策保障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